硬斑病样型基底细胞癌一例
患者,女,64 岁。因左下眼睑肿物 2 年,于 2017 年 4 月 17 日就诊。2 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下眼睑出现一米粒大小类圆形丘疹,无不适;1 年前,曾于外院按瘢痕疙瘩治疗 (具体方法不详)后无改善,皮损仍缓慢长大。既往体健,局部无外伤史和长期日晒史。家族无类似病史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 硬斑病样型,基底细胞癌 - 2019-06-10
J Am Acad Dermatol:如何区别嗜酸性筋膜炎及深部硬斑病?
背景: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EF)是指一种累及肢体皮肤深筋膜而有硬皮病样表现的结缔组织疾病,又称伴高γ球蛋白血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弥漫性筋膜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弥漫性筋膜炎本病可能为局限性硬皮病的皮下型。临床上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皮损突然发作,硬皮病样皮肤损害,末梢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嗜酸性筋膜炎和深部硬斑病(MP)是皮下组织的炎症和硬化
MedSci原创 - 嗜酸性筋膜炎 - 2017-09-27
JAMA Dermatol:使用三维立体摄影测量法检测颅面硬斑病的疾病进展
对颅面硬斑病患者连续3D立体摄影测量图像的评估不仅可证实疾病进展,而且还发现了仅通过临床检查无法察觉的面部不对称的隐匿性进展。
MedSci原创 - 硬皮病,硬斑病,三维立体 - 2023-11-26
Stroke: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
在急性脑叶ICH的幸存者中,cSAH的存在与基于磁共振成像的CAA诊断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应该调查cSAH是否有助于提高磁共振成像对CAA诊断的敏感性。
网络 - cSAH,SDH,CAA - 2019-04-17
JAMA neurology:脑淀粉样血管病与孤立性非创伤性硬膜下出血的风险
硬膜下出血(SDH)在美国每年影响近125000人,其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在两个大型不同类型的队列中,CAA与SDH风险增加相关。这些发现表明,CAA可能是孤立性非创伤性SDH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MedSci原创 - 脑淀粉样血管病,非创伤性硬膜下出血 - 2024-01-14
JAMA NEURO:脑淀粉样血管病或是孤立性非外伤性硬膜下出血的危险因素
这些发现表明 CAA 可能是孤立性非创伤性 SDH 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MedSci原创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淀粉样血管病 - 2024-01-09
Diabetes:β淀粉样蛋白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Aβ)能诱导肝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分子机制,为2型糖尿
中科院营养所 - 糖尿病 - 2012-05-06
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治未病干预指南
本指南的制订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广大医务工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在诊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的优势。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缺血性脑卒中 - 2023-09-06
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治未病干预指南
本指南基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高危人群作为目标人群,对目标人群及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范围、相关定义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缺血性脑卒中 - 2023-09-07
JCEM: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与2型糖尿病风险
由此可见,血清高水平ANGPTL6与人类糖尿病的低发病率有关。在高血糖状态下ANGPTL6表达和分泌增加,以维持血糖稳态。
MedSci原创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2型糖尿病,风险 - 2020-03-03
右颈部复发性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累及臂丛神经1例
患者女,62岁。6年前偶然发现右颈部肿物,颈部MRI显示右侧锁骨上窝见4.8 cm×3.2 cm大小肿块,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略高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晰,轻度强化(图1A,B)。
医学影像学杂志 - 右颈部,复发性,韧带样型,纤维瘤病,臂丛神经 - 2019-04-16
Diabetes Care:血清淀粉样蛋白A或预测2型糖尿病
德国研究者一项研究表明,急性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2型糖尿病有相似的预测关系。该研究12月13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 为了研究S-SAA水平是否在2型糖尿病发生前已升高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葡萄糖代谢参数,研究者在奥格斯堡地区基于人群的健康协作研究(KORA)S4试验中,在包含口服糖耐量检测的
Diabetes Care - 血清淀粉样蛋白A,2型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 - 2012-12-19
李焱:东西方人的2型糖尿病是否一样?
尽管东西方人群的外表、饮食习惯、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甚至遗传背景都存在明显的差别,但WHO和IDF相关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对糖尿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分类和治疗方法的相关推荐都是全球通用的,并未针对东西方人群的差别而做区分事实上,东西方人群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和发病机制也没有本质差异,有着共同的两大基本病理生理基础,即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区别在于以哪种机制为更主要的表现,如有些患者表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2014-05-2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