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跨越血脑屏障治疗儿童脑瘤新思路:纳米颗粒药物输送系统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利用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的脑部给药方式,可以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在髓母细胞瘤的小鼠模型中有效抑制肿瘤,且减轻全身毒性作用。为治疗髓母细胞瘤等脑部肿瘤提供了新思路。
儿童肿瘤前沿 - 髓母细胞瘤,儿童脑瘤,纳米颗粒药物输送系统 - 2024-01-08
于金纳米颗粒的输送体系将为DNA疫苗输送带来革命
不详 - 纳米颗粒,DNA疫苗,医疗革命 - 2016-12-29
Sci Adv:科学家创建出可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输送纳米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途径,并开发了很有希望的分子靶向药物。然而,将这些发现转化为临床治疗方法的进展却慢得多,部分原因是将药物运送通过血脑屏障(BBB)是一个巨
MedSci原创 - 创伤性脑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血脑屏障 - 2021-01-05
基于脂质纳米颗粒基因药物的前景
2018年,FDA首次批准了一种基于脂质纳米颗粒(LNPs)的基因药物——siRNA patisiran(Onpattro;Alnylam),用于治疗遗传性转甲状腺素介导的淀粉样变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
小药说药 - 纳米颗粒,基因药物 - 2023-01-18
Science:溶解阻塞血管的药物输送系统可减少副作用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会模仿血小板行为并特别以一种溶解堵塞血管的阻塞的药物作为标靶的新的药物输送系统。受到血小板会被吸引到流体剪力高的地方并会自然迁移到狭窄的血管这一事实的启发,Netanel Korin及其同事给纳米颗粒团块裹了层可溶解阻塞的被称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或tPA的药物,这些纳米颗粒被设计成会在这种情况下崩裂
EurekAlert! - 阻塞,血管,药物输送系统,副作用 - 2012-07-17
Nat Commun:新型纳米颗粒可促进癌症药物治疗的效果
(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 研究者们第一次发现类似于鱼竿或蠕虫的纳米颗粒相比梭型的纳米颗粒能够更加有效地穿透细胞或者类似于细胞核的特殊屏障。这对于药物的运输系统来说是十分重大的突破。在癌症的药物治疗领域,研究者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药物精确地运送到靶点部位。
生物谷 - 纳米颗粒,癌症药物 - 2016-09-20
Nature Nanotechnology:麻省理工开发多药物纳米颗粒平台,改善抗癌药物递送
几年来,Jeremiah Johnson 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研究用于携带多种药物的纳米聚合物。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终于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一种瓶刷状的纳米颗粒。
“生物世界”公众号 - 抗癌药物,纳米颗粒 - 2023-01-31
FDA批准Neuroderm新型帕金森药物输送系统进一步临床研究
帕金森症一直是困扰许多老年人的重大健康问题,而随着世界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帕金森症药物研发领域也日趋火爆。尽管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但是levodopa、carbidopa等药物已经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帕金森症患者的健康状况。最近,FDA宣布批准Neuroderm公司开发的帕金森症输送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这也意味着公司开发的适用于中度帕金森患者的ND0612L和重度帕金森
生物谷 - 帕金森,药物,FDA - 2015-05-13
以衰老细胞为靶标的纳米载体药物递送系统
以衰老细胞为靶标的纳米载体药物递送系统正在成为国际医学研究的热点。受损细胞-通常称为僵尸细胞-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但仍然存活。西班牙的细胞可塑性和疾病实验室的科学家Manuel Serrano博士开发了专门针对衰老细胞的药物传递系统。
MedSci原创 - 衰老细胞,药物递送系统,肺纤维化 - 2018-08-06
Adv Sci (Weinh):通过磁性纳米颗粒靶向输送雷帕霉素以解决 3D 生物打印体外肺静脉模型中的狭窄问题
本研究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构建了一种新型体外模型,为研究肺静脉狭窄(PVS)的病理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潜在平台。
MedSci原创 - 雷帕霉素,肺静脉狭窄 - 2024-05-08
突破血脑屏障,纳米颗粒携带抑制剂激活免疫系统,智取脑肿瘤,还能防复发
这种由纳米颗粒介导的治疗策略具有显著的临床转化适用性。当然,在进入人体临床试验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安全性测试。
生物世界 - 胶质母细胞瘤 - 2022-05-31
Nat Mater:纳米药物能够唤醒免疫系统杀伤肿瘤
(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癌症的治疗是目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美国目前有将近1450万人患有癌症,同时每年又有1300万新增病例出现。人工智能的出现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生机。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们运用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消除患者体内的肿瘤。 这一新型的技术是通过利用大小约为10nm的微型芯片,从而诱导机体杀伤肿瘤细胞。 “我们
生物谷 - 纳米药物 - 2017-01-09
Science:揭示先天免疫系统介导的HIV纳米颗粒免疫原靶向生发中心机制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纳米和微米大小的颗粒(比如病毒和细菌)并对它们作出反应。纳米颗粒经输入淋巴被运送到淋巴组织中,经内化和加工后用于树突细胞的抗原呈递,并且通过B细胞受体(BCR)的结合激活B细胞。免疫识别的这些特征促进人们将纳米颗粒抗原用于许可的疫苗中,比如HPV疫苗和乙肝病毒疫苗,并且在开发新疫苗时促进人们设计纳米颗粒形式的免疫原。对HIV病毒而言,来自临床前动物模型的证据表明相比于单体抗原,纳米
细胞 - HIV,纳米,免疫系统 - 2019-01-10
Nano Lett:抗肿瘤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方面新进展
近日,纳米领域权威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祥良教授团队题为“Hydrophobicity-Adaptive Nanogels
华科大生命学院 - 肿瘤,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2018-12-08
Sci Adv:新型纳米颗粒递送平台,突破血脑屏障,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带来希望
血脑屏障(BBB)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仅允许特定类型的分子从血流进入大脑神经元和其他周围细胞。
Bio生物世界 - 血脑屏障,神经系统疾病,纳米颗粒 - 2021-01-0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