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罕见病例|PBC-AIH重叠综合征合并肺隐球菌病1例

2024-09-10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 发表于上海

本病例为1例重叠综合征,在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发现并治疗肺隐球菌病,在抗真菌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出现异常,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评估了更换抗真菌药物的可行性。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2015年于当地医院体检首次发现肝功能异常,伴有眼干症状。患者未表现口干、牙齿脱落、厌油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黑便、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当时未接受治疗。2017年因肝功能异常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抗核抗体检测显示1∶320胞浆型(+++),抗SSA抗体为阳性。初步怀疑为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进行了保肝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转氨酶有所下降。患者出院后自行服用中药治疗,但肝功能反复异常。2022年1月于本院肝炎门诊就诊,完善相关检查。病毒血清学检查:HAV、HBV、HCV、EBV及CMV标志物均阴性,ALT 46 U/L,AST 33 U/L,ALP 233 U/L,GGT 218 U/L。自身抗体:抗Ro-52抗体(++),抗核抗体1∶1 000,余AILD相关抗体均为阴性,IgG 20.40 g/L,患者存在胆汁淤积生化指标异常,怀疑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但是AILD特异性抗体阴性,考虑存在重叠可能,建议进行肝活检以确认诊断。患者于2022年1月25日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图1):肝脏轻度慢性炎(G2S2),并见界面性炎,淋巴及浆细胞浸润,肝细胞花环样结构、胆管改变,疑为PBC,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织学表现。2022年2月患者于本院门诊多学科会诊,再次复查ALT 94 U/L,AST 68 U/L,ALP 304 U/L,GGT 282 U/L,结合IgG及病理学改变,诊断为PBC-AIH重叠综合征。建议采用“优思弗500 mg 每日2次+美卓乐20 mg每日1次+硫唑嘌呤50 mg 每日1次”治疗。治疗6个月后逐渐调整药物剂量为“优思弗500 mg每日2次+美卓乐12 mg每日1次+硫唑嘌呤50 mg每日1次”治疗。启动免疫抑制治疗后,患者ALT、AST、ALP水平逐渐降至正常,尽管GGT仍高于正常值,但也维持在150 U/L以下(图2)。

图片

注:a,肝脏轻度慢性炎(G2S2),并见界面性炎,淋巴及浆细胞浸润;b,肝细胞花环样结构,胆管改变。

图1  肝活检病理结果(HE染色,×100)

图片

注:2022年3月30日,加用美卓乐和硫唑嘌呤后第1次复查;2022年11月15日,使用伏立康唑后第1次复查。

图2  治疗期间肝功能指标变化

2021年,患者在启动免疫抑制治疗前体检时发现双肺结节,主要分布在右上肺且未进行治疗。2022年2月启动免疫治疗时,全身感染灶筛查中胸部CT显示双肺散在小结节(图3a)。补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真菌G试验等检测,结果均未显示感染迹象。在密切监测胸部CT的基础上,启动了免疫抑制治疗。2022年10月(免疫抑制治疗启动后8个月)复查发现结节有进展,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病灶(图3b),进一步完善检查:G试验、GM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均为阴性,新生/格特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隐球菌抗原滴度检测阳性(1∶320)。脑脊液未检测到隐球菌,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测序显示新生隐球菌,患者年轻时曾有短暂“养鸽子”史。综合上述检查结果,考虑肺隐球菌病(PC),采用伏立康唑200 mg/d抗感染,同时将美卓乐用量调整为8 mg每日1次。治疗过程中,GGT升高至277 U/L,患者自述外院复查胸部CT,病灶无好转,且有偶发咳嗽症状。鉴于伏立康唑效果不佳,且继续使用抗真菌药物存在肝损伤风险,因此决定入院密切观察治疗。于2023年3月1日停用伏立康唑后入院治疗。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进展,呈现双肺散在斑片、结节影(图3c)。诊断为PC、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入院期间再次完善肺泡灌洗,未发现结核、肿瘤及其他相关证据。肺泡灌洗液隐球菌培养呈阳性,且为伏立康唑、氟康唑野生型菌株(表1)。随后启动氟康唑400 mg治疗,辅以天晴甘平150 mg每日3次保肝治疗,并于出院后进行随访。在用药期间持续监测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图2)。患者抗隐球菌感染治疗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病灶明显减小(图3d~f)。 

图片

注:a,免疫抑制治疗前(2022年2月);b,复查CT发现结节进展(2022年10月);c,伏立康唑治疗5个月后(2023年3月);d,氟康唑治疗3个月后(2023年6月);e,氟康唑治疗7个月后(2023年10月);f,氟康唑治疗11个月后(2024年2月)。

图3  患者肺部病灶CT进展

2讨论

AIH、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免疫球蛋白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都是由自身免疫反应所介导的以肝损伤为特征的AILD。表现出两种不同AILD特征的情况通常被称为重叠综合征,以PBC-AIH重叠综合征最为常见。与单纯PBC患者相比,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疾病进展较快,发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食管静脉曲张、腹水、消化道出血、肝移植及死亡的风险都显著升高。干燥综合征是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干燥综合征并不增加终末期肝病并发症风险。 

目前国际上PBC-AIH重叠综合征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巴黎标准,要求符合PBC和AIH三项诊断标准中的各两项(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即可做出诊断;其中诊断AIH肝组织学改变是必需条件。本病例有以下特点:(1)中年男性,慢性起病,反复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2)起病隐匿,无特殊症状;(3)ALP、GGT水平升高,ANA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4)AILD特异性抗体阴性,但具有特异的肝组织学改变,即①淋巴-浆细胞浸润;②界面性肝炎;③汇管区胆管损伤;④玫瑰花样改变。结合上述病理特点,按照新的诊断标准,该患者可确诊为PBC-AIH重叠综合征。 

PBC-AIH重叠综合征的治疗要兼顾PBC和AIH两种疾病:PBC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是一线疗法(每天13~15 mg/kg),并需终身服用。AIH目前主要采用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对于初治的AIH成人患者,建议将泼尼松(龙)联合硫唑嘌呤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即泼尼松(龙)用于诱导缓解,硫唑嘌呤用于维持缓解。UDCA、免疫抑制或两者结合已被用作AILD重叠综合征的一线治疗。患者启动UDCA、泼尼松及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后,ALT、AST、ALP水平逐渐降至正常,GGT虽仍高于正常值,但也维持在150 U/L以下。 

PC是一种由新型隐球菌或格特隐球菌引起的侵袭性肺真菌病。吸入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感染概率大于免疫正常者,例如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缺陷的患者及经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通常感染的后果也会更严重。PC患者往往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严重PC患者可能会发生急性呼吸衰竭。PC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影像学改变、组织病理学、隐球菌培养和隐球菌抗原检测。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轻症PC患者,推荐每日口服氟康唑400 mg作为一线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氟康唑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伏立康唑作为二线治疗。本病例患者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后出现肺部结节进展,且肺泡灌洗液新型隐球菌培养阳性,感染明确,尚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在本病例中,患者为PBC-AIH重叠综合征,需要综合考虑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和患者的肝功能情况。由于初次使用伏立康唑效果较差且肝功能受损,考虑换用氟康唑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保肝治疗,持续监测肝功能。鉴于患者多重基础疾病、免疫抑制状态,推迟抗真菌治疗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PC严重进展或隐球菌脑膜炎。因此,决定入院进行持续治疗,更换为口服氟康唑400 mg,同时进行保肝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 

患者在启动免疫治疗时,完善了胸部CT且发现肺部结节,但无相关症状,完善了相关真菌试验均为阴性,无法确认有感染灶存在。考虑到机会性感染可能会在免疫抑制治疗中发生,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监测肺部结节,发现进展后,完善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查和隐球菌抗原检测,明确了PC的诊断,并及时在监测肝功能的同时进行了抗隐球菌治疗。以上提示:有肺部结节但无症状且未能排查出感染存在时,若患者需免疫抑制治疗需注意定期监测肺部结节进展,以免感染的发生和进展,导致严重后果;此外,若患者有肝功能异常情况,抗隐球菌治疗时需注意加强监测肝功能。

重叠综合征的诊断需综合生物化学、免疫学、影像学,特别是组织学检查结果。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型隐球菌后,启动抗真菌治疗时需平衡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肝功能耐受能力。同时,在启动免疫抑制治疗前,全面评估全身感染灶需格外仔细,在排查出可疑感染灶时要考虑多种可能性,如新型隐球菌等,在治疗过程中也要严格监测,及时发现感染发生。

全文下载

https://www.lcgdbzz.org/cn/article/doi/10.12449/JCH24082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5077, encodeId=1f9d22250e72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878863401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自身免疫性肝炎#</a> <a href='/topic/show?id=8f633e1073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a> <a href='/topic/show?id=d150823802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隐球菌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7107, encryptionId=8f633e1073d, topicName=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TopicDto(id=82380, encryptionId=d1508238025, topicName=肺隐球菌病), TopicDto(id=86340, encryptionId=e878863401f, topicName=自身免疫性肝炎)],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Sep 10 22:59:22 CST 2024, time=2024-09-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Phytomedicine:山茱萸新苷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

采用刀豆蛋白A (Con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模型,观察山茱萸新苷在体内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理活性。

J Hepatol:硫唑嘌呤与吗替麦考酚酯诱导初治自身免疫性肝炎缓解的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

在初治AIH患者中,MMF联合泼尼松龙治疗24周生化缓解率显著高于硫唑嘌呤联合泼尼松龙治疗。使用硫唑嘌呤与更多(严重)导致停止治疗的不良事件相关,提示MMF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World J Gastroenterol:片仔癀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记忆调节性T细胞减轻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

通过测定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记忆调节性T (mTreg)细胞功能水平的变化,探讨片仔癀(PTH)在AIH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J Hepatol:硫唑嘌呤与吗替麦考酚酯诱导初治自身免疫性肝炎缓解的随机对照试验

在初治AIH患者中,MMF联合泼尼松龙治疗24周生化缓解率显著高于硫唑嘌呤联合泼尼松龙治疗。使用硫唑嘌呤与更多(严重)导致停止治疗的不良事件相关,提示MMF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衡道丨文献】肝脏穿刺活检面面观

随着消化科医师对肝脏各种疾病的深入认知理解,肝脏穿刺活检成为相关医师评估异肝功能异常、异常肝成像、肝纤维化、急性肝炎、急性肝损伤或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检查手段。

罕见病例|HIV感染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1例

本文报道1例HIV感染合并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治提供借鉴。

JHEP Rep: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使用吗替麦考酚酯与硫唑嘌呤的长期结果比较

与硫唑嘌呤相比,吗替麦考酚酯一线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4周无反应率较低,12个月及随访结束时完全生化缓解率较高。

专家论坛|杨文君: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理学诊断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总结AIH的组织学特征、不同的病理组织学谱、常见的临床问题、主要的鉴别诊断和最新进展。

述评|滕晓东:重视病理活检,关注自身免疫性肝炎/胰腺炎病理学进展

肝活检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有助于对相关病变进行准确评估,对慢性肝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特别关注|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

本文将重点探讨Tfh在AIH中的致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AIH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