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I发病12小时内再灌注率略下降!2023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
2024-11-04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发表于上海
《2023 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 心血管病专业分册》介绍医疗质量改进工作进展,包括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呈现相关指标结果。
近期,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布了《2023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心血管病专业分册》(以下简称《报告》),并在我刊发表了报告概述。
《报告》的第三部分为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改进工作进展,介绍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医疗质量改进行动的工作进展和成效。
冠心病
1、2022年改进目标
总体目标:提高STEMI患者发病12 h内的再灌注治疗率,到2022年年底提升到83%。
分目标一:提高STEMI患者发病12 h内、到院90 min内行急诊PCI的比例,到2022年年底提升到60%。
分目标二:提高STEMI患者发病12 h内、到院30 min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比例,到2022年年底提升到55%。
2、改进结果
单病种质控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STEMI患者发病12 h内的再灌注治疗率为80.9%,较2021年(81.9%)略有下降,较2020年(73.7%)明显提高。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均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图15)。
2022年STEMI患者发病12 h内、到院90 min内行急诊PCI的比例为49.6%,其中三级医院为50.0%,二级医院为46.6%,较2021年(总体46.0%、三级医院46.4%、二级医院42.5%)均有所提升,较2020年(总体 39.9%、三级医院40.6%、二级医院34.9%)均明显提升(图16)。
2022年STEMI患者发病12 h内、到院30 min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比例为37.4%,其中三级医院(29.8%)明显低于二级医院(53.7%),总体和二级医院较2021年(分别为35.7%和47.3%)均有所提升,三级医院与2021年(30.1%)基本持平,总体、三级医院、二级医院较2020年(分别为34.8%、26.2%、45.8%)均有所提升(图17)。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1、2022年改进目标
2022年改进目标为降低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该目标为全面了解我国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获得了基线值。
2、改进结果
国家心血管病质控信息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传导阻滞总体发生率为8.42%。在各类传导阻滞中,发生率最高的是右束支阻滞(3.13%),对患者危害最大的三度房室阻滞的发生率为0.73%(图18)。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1、2022 年改进目标
降低导管消融术住院死亡率,重点监测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的住院死亡率,目标为到2022年年底分别降至0.08%和0.06%以下,到2023年年底分别降至0.08%和0.05%以下。
2、改进结果
数据来源于国家心血管病质控信息平台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直报数据和省级质控中心上报数据。
2022年670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501家、二级医院169家)上报实施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介入治疗43 535人次,其中三级医院42 332人次、二级医院1 203人次;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315%,其中住院死亡率为0.023%( 表9)。
上述医院上报实施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介入治疗32 354人次,其中三级医院30 949人次、二级医院1 405人次;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192%,其中住院死亡率为0.006%(表10)。
来源:
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2023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概述[J].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9): 828-832.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8.016.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冠心病# #心血管病# #结构性心脏病#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