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J Control Release 青岛大学于涛/亓洪昭教授团队构建neu MCs纳米颗粒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3小时前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发表于陕西省

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AAD治疗靶点tRF-Gly-CCC。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构建中性粒细胞膜仿生纳米颗粒neu MCs,实现了基因药物的体内递送,减少了小鼠的AAD死亡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AD)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特点是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基因疗法已成为治疗AAD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然而,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受到重大挑战的阻碍,包括当前医疗实践中创新基因药物的稀缺以及缺乏简化的基因药物递送机制。此研究集中在一个独特的基因靶点tRF-Gly-CCC上,它属于小分子非编码tsRNA,对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和调节炎症细胞反应至关重要。但是在体内如何将基因药物递送到AAD病灶部位,值得研究。

2024年12月9日,青岛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亓洪昭课题组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表了题为“Activated Neutrophil membrane-coated tRF-Gly-CCC nanopartic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ortic disp/aneurysm”的研究论文,开发了一种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膜仿生纳米颗粒(neu MCs),以负载tRF-Gly-CCC的聚合物纳米颗粒为核心,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膜为外层。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膜具有双重功能,即保护tRF-Gly-CCC的稳定和促进靶向递送至AAD位点。

图片

首先,研究者通过临床和动物的血管样本,筛选出了一个差异表达显著的tsRNA,即tRF-Gly-CCC。通过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过表达tRF-Gly-CCC,发现能够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表型,抑制MMPs的分泌。此外还能够降低巨噬细胞中IL-1β和IL-6的表达。

图片

为了将其递送至AAD病灶部位,研究者从患者的血液中提取了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并将其包被在以tRF-Gly-CCC为基础的纳米颗粒外层,制作了neu MCs,并对neu MCs的负载能力以及粒径、表面电位等做了一系列的表征。在细胞中,活化的neu MCs的递送效率远高于未活化的neu MCs,并且也显示出与tRF-Gly-CCC转染一致的保护效果。

图片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n(tsRNA),neu MCs能够在血液循环中更加稳定,向AAD病灶部位富集作用也更强。最后,体内实验结果显示,neu MCs对于AAD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AAD的发生率、小鼠死亡率以及主动脉的管径。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neu MCs对于维持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表型以及一些关键因子的表达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neu MCs非常安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图片

综上,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AAD治疗靶点tRF-Gly-CCC。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构建中性粒细胞膜仿生纳米颗粒neu MCs,实现了基因药物的体内递送,减少了小鼠的AAD死亡率。

图片

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青岛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李天翔和基础医学院杨艳艳副教授,通讯作者为青岛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再生医学中心于涛教授和亓洪昭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270442, 82370425)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2MH027)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4.12.01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4756, encodeId=414e2244e56f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5ae23159d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主动脉夹层#</a> <a href='/topic/show?id=f28e122e549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性粒细胞膜仿生纳米颗粒#</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2754, encryptionId=f28e122e5490, topicName=中性粒细胞膜仿生纳米颗粒), TopicDto(id=23159, encryptionId=a5ae23159d2, topicName=主动脉夹层)],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Dec 24 23:35:10 CST 2024, time=12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Cardiovasc Res 高平进/林静蓉团队发现激活β3-AR促进血管外周淋巴管新生抑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发生

该研究发现,激活β3-AR通过调控脂肪VEGF-C介导管周淋巴管新生从而抑制AD/AA的发生,阐明了淋巴管新生在血管损伤中的保护机制,并提出脂肪-淋巴管相互作用的概念。

急性心梗找不到左冠,难道真的是主动脉夹层致左主干闭塞?

41 岁男性因胸痛入院,初诊急性心梗转院。冠脉造影疑主动脉夹层,CTA 证实升主动脉窦底夹层。

Circ Res 深圳市人民医院郑奇军团队与合作者揭示高表达ACKR1的内皮细胞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行为促进主动脉夹层进展的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高表达ACKR1 (atypical chemokine receptor 1)的内皮细胞(ACKR1hiECs)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迁移和极化促进TAAD进展的新机制。

真假悟空---主动脉夹层致前壁心梗难识别

52 岁男性因胸闷伴大汗入院,初诊 STEMI,后确诊主动脉夹层,面临治疗抉择,最终行支架等处理后下台做 CT 并手术,介绍其诊疗过程。

造影导管跳起了死亡芭蕾!

63岁男性患者突发胸闷、晕厥入院,左右上肢血压有差异,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湿冷。心电图情况不明,造影发现左冠脉略见残端,主动脉增强显示Stanford A型夹层一直撕裂至髂外动脉,全程假腔,寻求处理办法

AMI合并主动脉夹层,是鸡和蛋的关系吗?

患者男性,51岁,主诉胸痛2小时伴晕厥1次入院。

Cardiovasc Res:高平进/林静蓉团队发现激活β3-AR促进血管外周淋巴管新生抑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发生

激活β3-AR通过调控脂肪VEGF-C介导管周淋巴管新生从而抑制AD/AA的发生,阐明了淋巴管新生在血管损伤中的保护机制,并提出脂肪-淋巴管相互作用的概念。

【协和医学杂志】主动脉夹层后血压管理的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就AD对血压的影响、AD后血压管理的意义及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AD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Cardiovasc Diabetol .:糖尿病不增加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死亡风险,但需关注肾功能和呼吸系统健康

糖尿病不会增加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住院和短期死亡风险,但会增加急性肾衰和呼吸系统相关再入院的风险。这项研究为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强调了个https: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ATVB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样新/刘兆宇/袁沃亮教授团队揭示Trem2/Tyrobp抑制主动脉夹层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Trem2/Tyrobp通过抑制TLR4介导的巨噬细胞活化,减轻主动脉壁炎症,从而抑制AD的发生和发展,为AD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